近日,广东深圳 一名医学院学生 突然在课堂上晕倒 发现该学生心脏骤停后 老师与同学第一时间 对她进行心肺复苏按压抢救 并且进行了人工呼吸抢救 一场与死神的赛跑 在教室里上演 
8月28日 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开学首日 ⏰15点04分35秒 一名医学院学生突然晕倒在桌上 周围同学发现异常 正在讲课的彭老师停止讲课 并招呼正在旁听的杨老师 共同处理  ⏰15点05分01秒 该同学已无法支撑身体 滑倒在地上 “是不是肚子痛?” “会不会低血糖了?” “最近有没有身体不舒服?” …… 老师同学们紧张地询问 该同学开始还能含含糊糊地说话 一会儿就没有回应了 情况紧急,“打120!” 
⏰15点07分18秒 大家已经感受不到 晕倒学生的呼吸 考虑为心脏骤停 老师赶忙准备心肺复苏 同时让学生取AED(自动体外除颤器) ⏰15点08分18秒 杨老师、彭老师与同学们 合力为该学生开展心肺复苏 并且进行了人工呼吸抢救 
⏰15点10分29秒 同学取来AED 对该学生进行监测 并根据提示进行了1次除颤 后又持续进行心肺复苏 
⏰15点13分44秒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急救人员到达教室 马上进行现场紧急救治 现场判断,经心肺复苏和除颤 该同学已恢复了呼吸心跳 随后被送到中山七院继续救治 经过医治 该同学的病情逐步趋于平稳 慢慢恢复了意识 中山七院急诊科副主任李玉杰介绍 “心脏骤停发生之后 早期急救对于后续恢复 起着最为关键的作用 当时现场的救治是最为有效的” 目前该同学恢复良好 已转到普通病房 
该学生的母亲 对现场救治人员表达了感谢 “孩子从小到大 都没有出现过这种状况 在这种偶然的情况下 能够及时且专业地把孩子抢救过来 真的很感谢他们” 为老师和同学们点赞! 你们都是好样的!

· “青”刻之间 · 深圳的这场爱心救援 打动了无数人 而在上海 也有这样一群年轻人 他们为爱挽袖 传递37℃的爱 
“多献一次血 孩子就能多一线生存机会!” 这是来自教学办的陆金晶已经是第4次参加献血了。“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也作为曾经在普外科5年的老员工来说,我知道很多外科手术前都需要备血,所以深刻明白血液救治的重要性。”95后医务人员陆金晶说。 
捐献可以再生的血液,挽救不可重来的生命。本周末,上海市儿童医院与上海市血液中心联合组织的献血活动在上海市儿童医院泸定路院区开展。此次献血活动,旨在号召大家积极献血,为那些需要血液救治的患者提供一份生命的希望。
来源:央视新闻、人民日报、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中大记者团、西部决策 部分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 责任编辑:赫兹 校审:林桂人 终审:扬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