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来临升温多雨 野菜、野蘑菇 都到了生长旺盛的时候 最近在社交平台上 不少网友都晒出挖野菜的分享图



上海多座公园绿地也出现 一些市民游客自己动手 在公园或小区绿地内采摘野菜 带回家食用
对此 绿化和食安部门发出提醒: 市民游客应遵守《上海市公园文明游园守则》,共同爱护动植物,不要擅自挖取公园绿地内的野菜、树根、竹笋、种植土,否则,不仅破坏自然环境,还有相当高的安全风险。
市民游客在绿地采摘的野菜 看似人畜无害 实则“身世”成谜 食用有很大的安全风险 ↓↓↓ 野菜并无特殊营养价值 01 野菜真是纯天然、更健康、更营养吗? 事实上,大部分野菜虽是自然生长的,但并不算绿色食品。长在公路、工厂附近的野菜,受到污染的风险会大大增加。汽车排放的尾气、空气中的污染物也会在野菜叶片表面沉积,长在公园、绿化带等地的野菜也可能喷洒过农药等,食用并不安全。 营养方面,虽然很多野菜的膳食纤维、维生素C含量比栽培的蔬菜高,但因为野菜比较苦,且存在环境污染的潜在风险,大家在食用前会先浸泡、焯水,而经过处理后,野菜本身的营养物质也会流失,营养价值并不见得就比普通蔬菜高。加上野菜内草酸、生物碱的含量比较高,会影响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因此野菜并不存在营养上的优势。 02 特殊人群需注意 食用野菜是否会引起不良反应?除了与野菜的种类、食用量有关之外,也与个人体质有关。 如鱼腥草、野生小蒜等野菜含有大量挥发油等植物活性物质,易引起过敏反应;一些易过敏体质的人食用马齿苋后,如果皮肤在太阳下暴露,极易诱发日光性皮炎。 另外,春季的野菜大多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多数野菜属于寒凉食物,脾胃虚弱的人不宜食用。
专家指出,采摘、食用野菜 其实有较高的植物学门槛 有些有毒植物的长相酷似野菜 没有经验根本看不出来 ↓↓↓ 这些毒植物,千万别吃!
与野葱、大蒜相似的石蒜、洋水仙,其地下的球形鳞茎有毒。将其当作大蒜误食,轻者呕吐、腹泻,重者可能麻痹中枢神经系统,有生命危险。 
石蒜
又比如苍耳草,小苗形似黄豆芽,向阳的地方又像向日葵苗。苍耳草的植株内含有多种有毒生物碱,味道苦辛,误食会中毒。 还有看起来“很好吃”的泽漆,作为一种杂草,它们常常出现在麦田、菜田、马铃薯田中,会分泌白色乳汁,这些乳汁具有复杂的理化成分,伤口和眼睛不能碰触,如果误食,容易引起过敏、中毒。 
泽漆

同样有毒的斑地锦
此外,一些野菜加工时,如果没有充分用清水浸泡、开水焯烫,本身的天然毒素没有去除干净,也会影响食用者的身体健康。酢浆草是常见的野花,它的嫩茎叶内含有大量草酸,食用前必须热水焯一下,并在凉水中浸泡两小时后才能炒食。 
酢浆草
除了野菜,一些公园绿地还可能有木耳和野果,同样建议不要擅自采摘和食用。 上海林业部门专家表示,木耳是寄生在树木上的真菌类食物,生长所需的营养物质都来源于所寄生的树木。如果树木有毒,那么木耳在生长过程中多多少少会吸收树上的毒素。比如香樟木,含有烷烃类、酚类、烯类和樟醚等成分,对人体均有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所以香樟木上的木耳不能食用。 就算是没有毒素的树木长出的木耳,刚采摘时,也不能食用,因为其含有一种名为卟啉的物质,食用后,可能引起皮肤瘙痒、红肿,甚至产生皮疹、水泡、水肿等症状。经过充分晾晒,木耳中的卟啉在阳光下分解,再经过泡发和清洗,去除杂质,才能放心食用。整个“去毒”过程需要一定的食品加工经验,不建议大家尝试。 
食用野菜、野蘑菇 中毒怎么办? ↓↓↓ 停止食用、催吐、就医 食用野菜、野蘑菇后有头晕、恶心、腹痛、腹泻等中毒症状时,立即停止食用。 用手指或其他工具及时进行催吐。 携带剩余野菜、野蘑菇及呕吐物,及时就医。
总而言之 不要随意采摘 更不要随意食用

今天是第46个植树节 春光无限好,植树正当时 如果要问为什么要种树? 或许 当我们种下绿色,也便种下了希望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一抹青绿的背后 是对自然的敬畏 是为子孙后代造福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来源:上观新闻、上海林业、绿色上海、齐鲁晚报等 制图:子沐朝朝 责任编辑:霸天萌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