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阿姨吐槽年轻人卧铺挂帘子,网友炸锅!12306回应→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4-04-16 点击量:


近日

网上流传的一段视频

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某列车上

一位阿姨吐槽

年轻人在卧铺下铺挂帘子

她还对着

正在下铺挂帘子的年轻人

进行拍摄

呼吁网友们评评理

微信图片_20240417135028.jpg

从视频来看

两个相对的下铺

都挂上了帘子

帘子背后一个年轻人低头坐着

面对阿姨的指责

年轻人也是没有丝毫的理会和搭腔

自己买的座位是否可以完全支配?

阿姨是不是在道德绑架?

相关话题

迅速登上微博热搜

4月15日,12306官方回应称

没有明确规定不能使用围挡

不影响其他旅客情况下可以使用

但需要跟各位旅客协商好

微信图片_20240417135034.jpg

对此,有网友表示:

“让你坐是人情,不让你坐是本分”

微信图片_20240417135039.jpg

也有网友表示

“以前大家会让别人坐下铺”

“铁路部门还是要优化设计”

微信图片_20240417135043.jpg


· 青年时评 ·

微信图片_20240417135046.jpg

一帘之隔

凸显“理解万岁”永不过时

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一位70岁的老人最近上传了一个视频,在火车卧铺车厢中,下铺的年轻乘客挂起了帘子,引发了这位睡在上铺老人的不满,认为自己被剥夺了坐在下铺休息的权利。对此12306官方回应,没有不让挂围挡的规定,在不影响其他乘客的情况下,通过个人协调来解决。

事发后,网上的评论几乎一边倒地指责老人,所谓“倚老卖老”“给你坐是情分,不给是本分”之类声音高涨。声讨一边倒,未必就一定有普遍性,因为年轻群体活跃在网络上,而帘子这一边的老年人群体,在网络空间处于“失语”状态。

帘子矛盾的产生确实有两代人认知差异的因素。老一辈在成长过程中,往往强调集体主义和家庭价值观,所谓遇到就是缘分,当陌生人临时组成小团体时,有一种自来熟,认为上铺乘客借坐下铺就是一种人情世故。

而当今的年轻人更注重社交的边界感,拒绝社交超载,重视独立空间。一位租房设计师曾表示,在最近5套面向青年客户的住房设计中,有4套摒弃了客厅,这种“去客厅化”是对边界感的延伸。甚至将“去客厅化”的心理延伸到卧铺车厢这样公共与私人相杂的空间,用帘子来筑起心理舒适区的护城河。可见,隔代人确实不容易产生社交共鸣。

在卧铺车厢挂帘子,不代表年轻人没素质、社交冷漠。媒体人罗振宇说过一句话:“我们在保持自己独立的人格尊严和人格空间的前提下,尽可能对他人释放善意。”这种善意的释放是在认知范围内的主动行为。很多青年人厌恶讨好型人格,更厌恶“道德绑架”和“情感绑架”,往往会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关闭所有的社交通道。如果老一辈无法理解年轻人的这种心态,那么类似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

老一辈和新一辈有观念差异,是正常现象。我们更应该警惕的是事件在传播过程中引发的代际撕裂。这道帘子对立的根源,不是老年人与青年人,而是公共共享与私人空间的对立。视频中老人动辄说“年轻人怎么怎么”,还有网友以这个事件为由,发起对老年群体的攻击,这些强行“贴标签”的行为只会带偏节奏。所谓边界感,是人心理上的舒适区,这种界限通常是个性的,也是临时性的,在不同情境下有着自我调节机制。在谈论边界感时,只强调群体性,或者只强调个体性,都是偏颇的,只会恶化群体对立,对于根除问题没有任何建设性。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一个热门的流行词叫作“理解万岁”,当时是由一位退伍军官与一位大学生交流时提出的,旨在通过理解与沟通来化解社会矛盾。在那个互联网并不发达的时代,这个词依然依靠巨大的共鸣始终保持热度,时至今日,依然是很多矛盾的缓和剂。所谓“理解万岁”,不是简单的和稀泥,也不是各退一步,即便往后退,那道帘子依然存在,个人或群体的对立并不能消除。唯有各进一步,尝试站在别人的角度回头看帘子,才能真正懂得尊重不同的认知,真正实现包容和理解。

作为火车的运营方,更应该去理解各个年龄群体乘客的不同服务需求。卧铺车厢“上下铺座位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恰恰是因为列车运营方把问题丢给了乘客,试图通过列车员和稀泥式的调解,让双方各退一步。这种一直在现场、又一直不在现场的懒政,只会让卧铺的帘子越拉越多。唯有在卧铺设计、规章制定上不断进步,合理利用空间,既考虑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也能兼顾个人隐私的需求,方能解决公共共享与私人空间之间的矛盾,真正摘除那一道道帘子,让卧铺车厢成为和谐小社区。

对此,你怎么看?








部分文字:青年报·青春上海评论员 张逸麟

部分来源:上海新闻广播、新闻晨报、网友评论

责任编辑:霸天萌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