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痛惜!他去世了,仅48岁?……紧急提醒→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3-07-04 点击量:


7月3日,网传“北京一名导游带团游览途中因中暑去世”。记者多方核实后了解到,此事发生在7月2日,去世导游姓龚,年仅48岁。


记者从多位导游处了解到,这位龚姓导游今年48岁,是一名北京地接导游。他的同事表示,他原本在带领研学团进入颐和园一小时后就已经感觉到有一些不舒服,但是依旧坚持把团队的学生带上了园外的大巴车。

据了解,这位龚姓导游此前为专职出境领队,是家里独子,父母均年事已高。疫情期间他转接国内团,成为地接导游。

近期,北京经历持续高温,曾创下连续3天最高温度突破40度的历史记录,而北京的旅游市场也随着暑期到来急剧升温,提醒广大游客及户外工作者注意防暑降温。


今天

上海迎来了今年第一个

高温橙色预警

微信图片_20230706132030.jpg

近期,全国高温天气频繁。据中央气象台消息,明日(7月5日)开始,新一轮高温天气又将影响北方,河北中南部、北京、天津、山东北部、河南北部等地日最高气温可达37℃-39℃,部分地区气温或将超过40℃。


如何预防中暑?

减少外出。老年人、孕妇、有慢性疾病的人,特别是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在高温季节尽可能减少外出。必须外出时,尽量选择清晨和傍晚,减少逗留时间。如在中午出去,可以不时在银行、商场等室内凉爽场所,休息数分钟后继续户外活动。

遮阳避暑。打遮阳伞、戴遮阳帽和遮阳镜,涂抹防晒霜,减少在太阳直射下的户外活动时间。

及时补水。夏日外出时,随身携带运动饮料或淡盐水,及时补充。还可饮用预防中暑的降温饮品,如山楂汤、冰镇西瓜露、绿豆酸梅汤等。

注意饮食健康和卫生。夏季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高维生素、高蛋白、低脂肪,注意不要吃得太油腻。平时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不要酗酒、醉酒。

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慢性疾病以及重病后恢复期及体弱者,要增强防护意识,不宜从事高温作业。


如果中暑了怎么办?

一旦自己或有人中暑,先拨打“120”急救电话,然后进行力所能及的现场急救。

搬。停止活动,迅速脱离高温、高湿环境,转移患者至通风阴凉处,尽快除去患者全身衣物。如条件允许,可将患者转移至有空调的房间,建议室温调至16至20摄氏度,让患者躺下,抬高下肢15至30厘米。

量。快速测量体温,最好是核心温度,通常使用直肠温度来反映核心温度。如现场无法测量核心温度,也可测量体表温度(腋温或耳温)做参考。如腋温或耳温不高,不能排除热射病,应每10分钟测量一次或持续监测体温。

擦。用冷水或稀释的酒精帮患者擦身并持续扇风,也可用冷水淋湿的毛巾或冰袋、冰块放在患者头部、颈部、腋窝或大腿根部腹股沟处等大动脉血管部位,帮助患者散热。

补。快速补液。如中暑者清醒,没有恶心呕吐,可喂其喝淡盐水或运动饮料。


酷热天气下

“高温病”风险也在增加!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迟骋提醒:出现先兆中暑、轻度中暑一定要及时加以干预,否则症状将持续加重,如发展至热射病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高温杀手”热射病是一种什么病?

为何会致命?

如何判断和防治?

带你一图了解!

微信图片_20230706132048.jpg








来源:中国新闻网、北京青年报、中国天气网、申工社等

制图:贾英华

责任编辑:霸天萌

校审:神小丢

终审:文心一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