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记得今年春晚舞台上的 “显眼包”机器人吗? 近日 宇树机器人带着黄金搭档机器狗 来到了上海时装周NMTG的T台上 这也是“机器人模特” 首次现身上海时装周 彰显了人机跨界交互的魅力
这场秀结束后 NMTG主理人徐上茜 告诉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今年自己看到春晚上 宇树机器人扭秧歌的表现后 便想邀请机器人来自己的秀场 “我想表达的是 人与自然还有科技的共生关系” 
在徐上茜看来 这些年机器人在国内迅猛发展 服装行业也需要科技介入 以便减少原材料、面料的浪费 因此,她给机器人穿上了 这一季的编织系列 ——游牧民族的九眼绳 这是一种用非遗编织技术做的服装 “非遗文化传达了 有温度的故事和手工艺 机器人穿搭上显得不那么机械” 
徐上茜是壮族 每季秀款她都会融入少数民族的元素 希望能开展文化传承 将时尚先锋的语言呈现在秀场中 “值得一提的是 女模特亲自给机器人戴上的配饰是 3D打印的鹿的形象 代表和谐与希望 传递了纽带的含义 即通过机器人的帮助 人类的生活会更加美好” 
刚在时装周秀完“猫步” 又到青少年科创实验室互动 刚在上海时装周亮相并秀了“猫步” 3月27日下午 宇树机器人和机器狗 又来到了宝山区青少年科创实验室 与青少年来了次亲密互动 
“我觉得这个机器人确实很先进,它也进一步证明了我们国家在科技领域有了一定的发展。”与机器人握手后,庙行实验学校五年级学生张振坤开心地表示,自己之前只在春晚上看过这款机器人,能实际与它互动感觉很激动。 作为飞机模型爱好者,庙行实验学校八年级学生全雨晨平时大量时间都投入在无人机飞行方面,而这次与机器人的“会面”也激发了他对机器人的兴趣,“以后在飞飞机的同时我也会多接触一下机器人方面的知识。” 
目前,青少年创新实验室有12类项目 其中,无人机、固定翼、帆船、 汽车模型、3D打印和定向越野 尤为热门 这些项目不仅好玩 还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成长
在无人机项目中,小朋友们可以在老师的指导下自己操控无人机在空中飞舞; 在帆船项目中,孩子们可以站在水池边,操控帆船在水中乘风破浪; 3D打印项目中,小朋友可以通过3D打印机让自己的设计一点点变成实物,不仅能充分发挥想象力,也能亲身感受科技的神奇魅力。 宝山区青少年科创实验室负责人万洪林介绍说,青少年创新实验室的课程体系分为三个阶段:科学探索阶段、技能培养阶段和跨学科综合应用阶段。从基础的材料与工具探索,到核心技能的系统学习,再到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提升,实验室致力于培养孩子们的综合素质,为他们的未来打下坚实基础。 此外,实验室还引入了青年导师机制。青年导师们通过亲身示范和指导,帮助孩子们从探索、实践走向创新,同时也在这个过程中实现自身的成长。 
未来,青少年创新实验室将配合相关部门,定期举办科技展览、公益讲座和创新挑战赛等活动,为社区青少年提供更多展示自我、锻炼能力的平台。 “我们希望通过创新实验室,激发青少年的科技兴趣,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同时也为青年群体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舞台。”万洪林说。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刘春霞/文 施培琦、郭容/图
责任编辑:连翊辰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