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下班后,年轻人为什么涌向了这里?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4-03-29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240402154057.jpg

晚上6点下班时间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依旧灯火通明

这让不少人都有种被温暖的感觉

夜门诊不仅能看病养生

也能让这届年轻人

获得一些心灵的慰藉

微信图片_20240402154105.png微信图片_20240402154105.png微信图片_20240402154105.png


从去年5月起,闵行区率先在4家社区医院试点开出了“夜门诊”后,如今申城的夜门诊正越开越多。很多年轻人下班后,扎堆涌向这里。他们中,有人仅仅是来看病,还有人冲着夜门诊带来的那份独特的“温暖”。


夜门诊年轻人超7成

周三晚上6点,丽园路上的黄浦区打浦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仍然灯火通明。下班后,在淮海路上工作的张力没有直接回家,而是直接来到了这里。

1995年出生的张力在淮海路上的一家金融机构工作,用他的话说“忙碌的工作杀死了身体的免疫力”。近期气温忽高忽低,张力先是发热,之后就一直在咳嗽,严重的时候感觉肺都要咳出来了。“不用太担心,我先给您开两种药。如果有发热等、或者咳嗽症状没有减轻,还要再来就诊。”全科医生卢逸烨告诉小张。验血、看病、收费、取药,约一个多小时后,张力顺利完成看病。

微信图片_20240402154111.jpg

采访中,张力告诉记者,“夜门诊除了便捷外,看病的时候也更加笃定。不用担心人太多,也不用担心请半天假来不及,感觉心定。”

挂号窗口,还没脱下助动车头盔的小秦把医保卡递进窗口。“白天没时间去医院,晚上来夜门诊看个皮肤过敏,真的挺方便。”

微信图片_20240402154115.jpg

一旁,小龚的家中有行动不便的慢病老人,上班时间没法帮老人配药。下班后,她赶来帮老人开药。小龚说,开设至晚8时的夜门诊,解决了像他们这群生活工作难以平衡的“打工人”的就医需求。

采访中,全科医生卢逸烨一直没时间停下过。从去年中心开设夜门诊后,她和全院全科医师都参与夜间便民门诊的轮岗值班。“原本想着今天下雨患者会少,但陆续有人前来就诊。虽然日常的服务对象以中老年慢性病、居民常见病、轻中症患者为主,但在夜门诊,几乎都为中青年人群,超过了7成。”卢逸烨说。


为养生而来的年轻人

如今,养生越来越成为年轻人的共识。“年纪轻轻的我,爱上了推拿”,“夜门诊的的中医科,太香啦”……相比内科,夜门诊的中医推拿科似乎更受年轻人青睐。

晚上7点多康复科依旧热闹,基本清一色都是年轻人。有人在做康复、有人在推拿……“这是我第二次来,上次是肩疼,这次是腰疼。”26岁的秦丽在候诊时告诉记者,“下了班就直接过来了,上次感觉蛮好的。”

微信图片_20240402154121.jpg

秦丽在一家互联网企业上班,白天基本上都是坐在“格子间”里。长时间坐着办公,导致颈肩越来越不舒服,当天下班的时候,她右胳膊已经疼得抬不起来了。“放松!”康复科治疗师长张阳一边为秦丽进行康复训练,一边安抚她的情绪。

排在秦丽后面的是,同样是下班后赶来的小伙子林俊。虽然还不到30岁,但已时常感觉颈背酸痛,难得晚上不用加班,就赶紧来按一按放松一下。

在谈笑风生间,突然将错位的椎骨“掰”正,让人痛得龇牙咧嘴,紧接着大呼过瘾;伴随着时轻时重的力度,游走在经络、穴位之上……秦丽说,夜门诊的医生有更多的时间可以聊上几句,也会对日常生活细节多加叮嘱。

除了推拿科,还有很多年轻人来开中医调理方。全科医生王杰告诉告诉记者,颈椎和腰椎问题正逐渐年轻化,20多岁的年轻人就“腰椎间盘突出”;还有些从事IT业的小伙子,二三十岁的人,颈椎却像四五十岁。


夜晚留给年轻人的灯

“有人驻守、有灯长留”,夜门诊这项服务叫好又叫座,很多年轻人从中感受到便捷和“温度”。一位看过“夜门诊”的年轻人在社交媒体上敲下这样一行字,“晚上下班后顺便来看个病,把周末的时间完全留给自己,睡个懒觉也好的。”

如今在申城,家门口的夜门诊正越开越多。2023年5月22日,闵行率先在4家社区医院试点开出了“夜门诊”,半个月后,全区所有社区医院全覆盖。嘉定区也在去年6月5日开始推出社区医院夜门诊。而今年3月4日起,上海市宝山区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统一启动夜间便民门诊,在华灯初上后,为居民提供便捷、可靠的健康呵护。

微信图片_20240402154126.jpg

通过几次的看病经历,秦丽已被社区医院的夜门诊“圈粉”。现在,如果不是大病,她都会劝朋友或者亲戚去看社区医院的夜门诊。

“除了看病,夜门诊的那种氛围,让人格外温暖。”秦丽说,看夜门诊的时候,她和社区医生们真正成为了朋友,彼此间有更多的话题,比如养生、运动,聊着聊着能瞬间缓解一天工作的压力。

“延时门诊看上去只是将门诊时间延长几个小时,但背后是医生护士们的辛苦付出,这也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医疗资源,考验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秦丽说,“夜间门诊”“周末门诊”远非安排几名医生加班那么简单,护士、药房、收费等,各环节都要配套到位。

相比以前的“讳疾忌医”,如今大部分年轻人呈现出了一种“惜命”心态,更加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也更愿意尝试中医养生来获得身体的放松。

不过,夜门诊的医护们也一再提醒这群年轻人,关注身体状况,及时地去预防或治疗身体出现的问题,而不是如“溜溜球”一样的运动、减肥和毫无节制地消耗后再来弥补,应平常多运动、多去户外走走,从根本上强身健体。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顾金华/文 吴恺/图

见习编辑:宝丁

校审:林桂人

终审:扬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