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9名年轻女孩冒充靳东 诈骗阿姨粉30余万元 诈骗案团伙8人被提起公诉 相关事件引发关注 11月8日 靳东本人就此事做出回应
其称,这些年网络平台给人们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产生了炮制流量、吸引眼球、碎片化信息、谣言、艳俗内容等种种问题。 
图片来源于靳东微博
“从何时起,我们开始有了不要轻信陌生人、要时时提防被骗的说法?” 靳东表示,“这不应仅仅是一个个人问题,也不仅仅是抓住、公诉几个骗子的问题,这是我们共同生活的社会问题”。他说“这是一个事关我们每一个人的问题”,认为应该好好认真对待网络监管,起码要守住我们的底线。 

这并非靳东首次就“假靳东”事件发声。 7月21日,在该诈骗案侦办的过程中,靳东就曾发文表示“上海警方办案给力,网络平台难逃其咎”,“希望可以拿出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和办法”。 
图源:靳东社交账号
此前报道:8名“假靳东”被公诉 近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8名犯罪嫌疑人(1名另处)提起公诉。 随着9名犯罪嫌疑人陆续到案,检察官经审查后认定,以王某为首的团伙自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共诈骗张阿姨等多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30余万元,并将这些非法获利用于购物消费、发放业务员工资等,挥霍殆尽,该行为已经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事情要从2022年9月说起。 当时,上海市公安局静安分局南京西路派出所接到了一起“奇怪”的报案。报警人张先生称自己的母亲张阿姨“疑似”遭遇诈骗,民警遂与张先生一同前往家中了解情况。 经了解:从2022年2月开始,张阿姨就在所谓的粉丝群里,不断给一个叫“靳东”的用户充值打赏,不久后“靳东”就以谈恋爱的名义,加上了张阿姨的微信。 张先生提供的聊天记录中能找到许多“老婆”“我会娶你”“我想你了”等字眼。而张阿姨也在“偶像”一声声甜蜜的“宝贝”中逐渐沦陷。 
假“靳东”页面
据警方调查,诈骗张阿姨的是一个平均年龄不到30岁的犯罪团伙,由9个年轻女孩组成。 2022年5月至2023年6月期间,以王某为首的9人团伙共诈骗张阿姨等多名被害人共计人民币30余万元,并将这些非法获利用于购物消费、发放业务员工资等,挥霍殆尽。 


聊天记录
2023年10月27日,上海市静安区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诈骗罪对8名犯罪嫌疑人(1名另处)提起公诉。 “假靳东”们曾坦言,给的情绪价值越多,能收到的钱也越多,谈恋爱更容易诱使被害人大额转账。你想要的是他的爱,而她们瞄准的是你口袋里的钱。
“假靳东”事件并非首次发生 值得注意的是,“骗子冒名顶替靳东”事件并非首次发生。 早在2020年就有媒体报道过,61岁女子通过某短视频平台刷到了“靳东”、和对方取得了联系、甚至离家出走要和“靳东”见面。 2020年10月13日,靳东工作室发声明称,靳东在抖音等短视频平台未开设账号,涉事账号是假冒,涉嫌侵犯靳东肖像权、姓名权,工作室将通过法律途径追责。
温馨提示 老年人及其亲属提高警惕意识。 老年人遇事要多思考、多调查,面对陌生人不轻信、不盲从,关注新闻媒体、社区宣传,提高自身防骗能力。老年人子女要与父母多沟通,对父母的生活多关心、多陪伴,避免让犯罪分子有可乘之机。 
外籍友人对她竖大拇指点赞 直到电梯门关闭 活泼可爱,热情大方,因为指引或是介绍让参观者满意,她收获许多点赞甚至合影请求,这份快乐和自豪驱散疲惫,让她时刻电量满格。这名“小叶子”就是来自于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的硕士研究生潘馨洋。潘馨洋还欣喜地发现,服务在进博会的党群服务站,让她真正读懂了新闻报道和课本理论中常常提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在潘馨洋看来,作为“小叶子”来到进博,服务进博,其实就是以主人翁的精神展示上海的城市温度,面向世界释放中国青年的自信和担当,给全球来宾们留下最好的第一印象,在每一个细节处都发挥出青年的力量。
来源:中国新闻社、靳东个人微博、静安检察、九派新闻、潮新闻、新闻晨报 部分来源: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刘昕璐/文 施培琦/图 见习编辑:宝丁 校审:林桂人 终审:皓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