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tle
首页 > 青春上海
上海人都认识他?从广告实习生到百万网红,他回到梦开始的地方!
来源:青春上海媒体中心 时间:2025-08-01 点击量: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25.jpg

从一人分饰多角

呈现上海地域文化

到孵化街采栏目《好叫好伐》

网红博主G僧东(本名钱圣东)

在全网粉丝超过500万


最近,他入驻了

杨浦“V聚场”200平新办公室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29.jpg

“杨浦区真的送了我200平(方米)的房!”

作为首批入驻“V聚场”的大V

钱圣东踏入新空间的第一件事

便是架起相机记录下这个时刻

“V聚场”所在的创智天地

钱圣东无比熟悉

他初入广告行业实习时

接触的第一个客户就是创智天地

尽管后来转行成为短视频博主

他仍时常造访五角场

像老友般见证创智天地

与大学路的朝夕变化


大学路:

用脚步丈量过的青春地图

“我这里有美食,有购物

而且很多都是大学生,青春洋溢”

在“上海道路拟人”系列里

钱圣东这样描述大学路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33.jpg

这里是他踏足职场的起点

下班后漫步大学路

成了他彼时最惬意的放松方式

2017年辞职创业后

钱圣东团队辗转多地办公

从联合空间到写字楼

从老洋房到SOHO

为了在灵感出现时立刻拍摄视频

他甚至把家里的墙面也刷了一遍

用来充当背景

未曾想,多年兜转

昔日实习生以知名博主的身份凯旋

入驻“V聚场”

200余平方米的“大本营”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36.jpg

作为“沪九条”政策落地后

首批受惠的优质创作者

钱圣东深感幸运

三年租金减免政策

直接卸下了博主们的后顾之忧

让大家能专注内容耕耘

除了硬件,还有隐形支持

“比如,我们曾在五角场‘彩蛋’下拍摄受阻,当时不清楚公共区域拍摄该对接哪个部门。”他说,“未来,依托‘V聚场’平台,沟通将更顺畅。这里也将开放更多空间供创作者使用。”


博主见博主,两眼放光芒

走在“V聚场”的长廊上

不时可以见到几张熟面孔

当被问及“同行是否相轻”

钱圣东正色道:

“同行亦可相亲”

在这里能便捷地

与左邻右舍的博主碰撞创意

指间划过落地窗

目光掠过熟悉的

创智天地大学路、江湾体育场——

这片他曾无数次用脚步丈量

闭眼也能勾勒轮廓的土地

此刻的钱圣东,脸上荡开一片涟漪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39.jpg


上海滩:

探索都市旅游路线

钱圣东视频号中有一个栏目

叫“上海人在上海旅游”

顾名思义

由他这个上海本地小囡

来推荐上海的旅游路线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44.jpg

该栏目的初衷

是让观众能告别“大路货”的打卡点

带领他们去探访一些

哪怕上海人都未必知晓的

特色地标与餐馆

探访田子坊时

他不仅记录了一楼商铺的热闹

更捕捉到人潮背后原住民的身影

甚至跑到二楼

与弄堂里的老人畅聊上海轶事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46.jpg

今年,他的镜头又对准打浦桥

记录下上海普通市民的日常烟火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49.jpg

“上海人在上海旅游”

已陆续推出24期

“分享的许多景点

我们上海人未必熟悉

甚至有些地方

95%以上的本地人也不知道”

身为“民间旅游推荐官”

钱圣东希望为观众

多提供一些选择

“除了游客云集的

东方明珠、金茂大厦

环球金融中心、外滩

我想告诉大家

大学路、外滩源同样值得探索

即使这个系列缺乏商业回报

我也想坚持做下去”


讲故事:

在乡音与热忱中播种

1987年出生的钱圣东

从小就展露了讲笑话的天赋

年少时的他是看着《智力大冲浪》

《快乐大转盘》等节目长大的

这些经典节目

记录了一代上海人的生活点滴

然而在自媒体洪流中

关于上海城市故事

与本地文化的精品内容

却如沙里淘金

于是,他小试牛刀

开设公众号和微博

分享见解

试图打破外界

对上海人的刻板标签

2016年,papi酱红爆全网

一时风头无两

“我是不是也可以试试?”

2017年,钱圣东辞职

成为全职自媒体人

凭着在广告业练就的敏锐嗅觉

他将目光聚焦在上海方言

和上海本地内容上

正如他所说

“上海腔调

不该只停留在人们的想象中

它值得以视频的方式展示出来”

微信图片_20250805134154.jpg

从品牌幕后推手

到真正站在镜头前

钱圣东跋涉了很长一段路

以前他也害怕在镜头前表达

尤其担忧上海话说得不地道

为了避免“洋泾浜”

他翻阅书籍资料

请教沪语学者

不同于广告策划的选题

钱圣东的灵感多源自生活

火花闪现

便立刻存入手机备忘录

《上海人的278件事》

是钱圣东的热门视频

拍摄前,他广泛调研了身边上海人

结合网络素材

撰写了三四千字的文案

视频发布后

引发了许多上海人的共鸣

他与合伙人林仙子

创建了“好叫好伐”栏目

主打上海街头采访

捕捉上海生活百态

追踪流行趋势与热点话题

“今年我们还推出了自己的IP形象”

在钱圣东看来

“沪九条”出炉后

为优质内容创作者开发IP提供了信心

“IP+文创”契合当下主流消费趋势

公司会持续做好这方面的战略规划

“我已经快到四十不惑的年纪了

如果还在广告公司

很难有晋升的空间

但是,人生不同的阶段

都可以当博主

等我老了,我可能成为老年博主

教大家玩棋牌、养乌龟

优质内容创作的需求永远存在

优质内容也是可以在

历史长河中留存下来的”








作者:青年报·青春上海记者 范彦萍/文、施培琦/图

部分来源:上观新闻、视频号“G僧东”、上海杨浦等

责任编辑:张家宁

校审:姚佳森

终审:沈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