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羽翀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完善本市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的代表建议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上海共青团一直重视社区青少年相关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指导下,专门成立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并建立了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组建了专业的社区青少年事务社会工作者队伍,开展社区青少年服务工作。2016年,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党的群团工作的意见》及《上海市群团改革试点方案》、《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改革实施方案》,上海市社区青少年事务办公室和共青团上海市委权益部组成上海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进一步提升了服务社区青少年的能力。
近年来,在团市委、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的领导下,依靠社区青少年事务社工等专业人才,协同市体育局、市卫生健康委、市文化旅游局、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等部门,针对社区青少年服务和发展,尤其是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发展,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一、着力解决社区青少年就业问题,重点提升就业能力
近年来,全市连续将“帮助8000名长期失业青年实现就业创业”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切实解决长期失业青年的就业问题。自2002年起,在全国率先实施青年就业见习政策,建成见习基地500余家,为失业青年提供了就业支持。自2012年起,团市委联合市人社局推出针对失业青年就业的“启航计划”,包括“五个一”的工作举措,即建设一个长期失业青年信息库、建立一支“启航”导师队伍、探索一套适合青年人的职业指导模式、帮助制定落实一份针对性的就业计划书、开展一系列专项活动。计划开展以来,在减少青年失业方面成效显著。为进一步提升青年就业能力,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自2017年起,实施青年职业训练营项目,根据不同青年群体特点、不同需求提供针对性、模块化的训练项目,由市人社部门给予资金资助。此外,团市委还积极开展针对青少年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等内容,帮助青少年科学、合理地进行职业规划。
二、体育、文化等多方联动,关注社区青少年身心健康
近年来,市体育局通过积极推进适合青少年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的场地设施建设,加强青少年体育技能培训,举办开展青少年社区运动会等青少年体育赛事,大力培养青少年体育指导人员等一系列举措,增强社区青少年体质健康。团市委与市文化旅游局联合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中全面推进青年中心建设,开展文化学习、体育健身、婚恋交友等公益项目合作,逐步引导社区青少年从基层社会治理的“旁观者”转变融入成为基层自治的“参与者”。团市委还通过上海共青团“青春守护者计划”,向社区免费配送公益课程,为社区青少年提供心理健康、应急自护、禁毒等方面的讲座,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素质。
三、加强青少年事务社工队伍建设,提升服务能力
自2004年成立上海市阳光社区青少年事务中心,组建专门服务社区青少年的专业社会工作者队伍以来,团市委、市青少年服务和权益保护办公室一直坚持高标准、严要求,不断推进队伍建设,保证服务能力。一是不断提高社工与社区青少年的比例标准,扩大社工数量,壮大社区青少年社工队伍。二是通过市、区、街镇三级社工队伍体系的建立,形成覆盖全市、从上到下的社工服务体系。三是加强管理,严格考核,开展各类培训,推进专业服务能力建设,为社区青少年提供专业支持。此外,还通过上海青春在线青少年公共服务中心等专业的社会组织,为青少年事务社工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再次感谢您的建议。接下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协同有关部门,联合相关的社会机构,更加关注社区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继续完善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体系,促进社区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2020年5月1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