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陈崎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青少年加强普法教育的建议”代表建议已收悉,对此,我们进行了认真思考与研究,并征求了市教委、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检察院的会办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直以来,本市高度重视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司法部和全国普法办、上海市司法局和上海市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在制定每一个五年普法教育规划时,都将青少年作为重点普法对象,司法、公安、检察院、教育、共青团等相关部门、联席会议成员单位都会根据工作职责分工,积极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将普法教育融入青少年成长全过程,不断提高青少年的法治素养。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完善青少年普法教育机制。上海市法治宣传教育联席会议办公室每年制定年度法治宣传教育工作计划,将青少年普法教育作为全民普法的重要内容在工作计划中加以体现,办公室积极协调成员单位围绕相关工作及关键时间节点开展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建立校外治安辅导员工作制度,由公安机关选派业务水平高、工作责任心强的民警担任中小学、幼儿园校外治安辅导员,制定《校外治安辅导员工作规范》,明确校外治安辅导员每月进校开展有关工作,督促指导学校严格遵守各项安全管理规定、协助学校开展法治教育及安全防范宣传,截至目前,全市共有2962名民警担任全市中小学、幼儿园的校外治安辅导员。积极推行法治副校长制度,多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本市中小学校法治副校长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法治副校长定期深入校园,组织开展法治讲座、模拟法庭、等形式多样的校园普法宣传教育活动,专题宣讲交通安全、预防校园欺凌、常见毒品及危害、预防性侵害等法律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法治意识,引导教师、家长、学校及全社会更加重视未成年人法治教育,截止2020年12月底,全市共有577名检察官担任809所中小学的法治副校长、法治辅导员,实现了全市三级院领导、部门负责人、未检干部兼任法治副校长“全覆盖”。 二是以“法律进学校”为抓手,有针对性地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活动。积极推进课堂法治教育,会同市教委、华东师范大学和华东政法大学完成教育部、司法部委托的全国《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研制工作,出版全国首部涵盖小学到高中阶段的青少年法治教育教材,通过主题班会、开学第一课、法治讲座等方式,开展青少年经常性法治宣传教育。加强师资队伍法治培训,举办中小学校长宪法法律专题培训班,组织开展全市中小学校长和骨干教师法治专题轮训班等。积极推进课外法治实践,每年继续在全市组织开展高校大学生法治辩论赛、中学生法治辩论赛、模拟法庭等项目活动,通过以案释法的形式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法治宣传。 三是以阶段性时间节点为依托,定期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坚持在每年“12.4”全国法治宣传日暨上海市宪法宣传周等重大法宣活动期间,对宪法和包括《未成年人保护法》在内的青少年法律法规进行集中宣传,引导广大青少年学生更好地学习了解我国现行宪法和法律体系。把握“五四”青年节、“六一”儿童节、“6.26”禁毒日、新学期开学第一课等时间节点,通过主题班会、法治讲座、座谈会、以案说法、文艺演出等青少年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有的放矢地组织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研制出台《中小学生欺凌防控指导手册(试行版)》,发放至全市初高中、中等职业学校。会同市禁毒办制作《咖啡因》《笑气》《成瘾药物知多少》《大麻》《舌尖上的安全》《毒驾》等六个主题的禁毒科普短片,发放至全市中小学校供学生观看学习。 四是着力推进法治文化建设,打造青少年法治教育特色品牌阵地。签订“筹建上海市宪法教育馆合作备忘录”,建设东方绿舟海市宪法教育馆一期工程,目前该馆已于2020年12月4日国家宪法日当天正式建成,拟作为本市青少年学生法治宣传教育的主阵地,免费向社会公众和青少年学生开放,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掌握宪法法律知识、树立宪法法律意识。连续十年开展“小法官网上行”活动,选择与未成年学生密切相关的刑事、民事案件,开展模拟法庭展演。组织群众性的青少年法治文化活动,通过编排有关青少年法治文艺节目、举办青少年法治文艺汇演、讲法治故事等法治文化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加强对新修订的《未成年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以及《刑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 结合您提出的宝贵建议,在接下来的青少年普法教育工作中,我们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以贯彻“新法”实施为切入点,加强普法教育。以宣传贯彻《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民法典》《刑法修正案(十一)》相关内容为契机,深入推进相关工作要求落实,对与未成年人密切相关的内容,如刑事责任年龄降低、高空抛物、惩治与预防性侵害未成年人、网络保护、防范校园欺凌、未成年人六大保护等进行重点解读,倡导全社会对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说“不”,教育未成年人守住法治“底线”,做学法、知法、守法、崇法的“小公民”。 二是以宣讲“身边”案事例为落脚点,拓宽宣讲渠道。通过“法治进校园”活动,持续向青少年、中小学生普及法律知识,告诫远离网吧、KTV等毒品滋生地,做到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广泛动员社会组织、大中学生参与普法志愿活动。通过深入学校、社区进行公益活动和宣讲,通过接力的形式,将普法工作推广普及,形成全面覆盖。 三是以加强科技赋能为增长点,创新普法形式。做到“线上”与“线下”相结合。一方面由法治副校长继续做好“线下”法治宣传工作,将法治副校长工作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来抓,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之间的普法工作联动,丰富普法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另一方面积极运用图片、视频、音频等多媒体形式,创作出更加生动活泼的法治宣传作品,以“青春上海”为核心,依托“团在校园 上海学联”“萌动上海”等新媒体形成青少年普法教育宣传矩阵,建立健全青少年普法教育内容供给机制、响应联动机制,使青少年随时随地都能接受到法治教育。 四是继续加强对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规划设计。按照国家普法规划部署和中央部委的工作要求,制定本地开展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总体规划和详细的阶段性工作计划,确定法治宣传教育的任务、措施和步骤。积极推动上海市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立法工作,将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与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紧密结合,推进法治宣传工作融入地方立法。加强工作协同,重点针对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内容,不断推进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 再次感谢对我们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 2021年5月25日
|